编辑:admin 时间:2023-03-13 22:36 阅读量:
序
不知不觉的就到了光瓶酒的第五篇了,也是存粮的最后一瓶,以后写还是不写也还待定,毕竟这些酒看起来很有年代感,但放在现在,可能更多的只是回味了。也有不少网友劝诫为了健康还是少喝这种,谢谢各位好意,那这个系列就先放一放,以后看机缘吧。
双沟大曲,起于缘暂止于源。
品鉴人:独孤醇
今天写的这个是双沟大曲,双沟是个地名,被誉为中国酒的源头,具体为什么这么说,可能还得看《中国现代大百科全书》。我就不普及了,毕竟这个一聊就扯远了。
这个光瓶酒的瓶身也挺特别,首先瓶子不是透明的,浅绿色的瓶身配上蓝白黄色调的包装还算简洁。没有特别明显的撞色感觉,带颜色的瓶身倒也常见,身边能看到的二锅头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,绿色瓶身,蓝色瓶身都有。其次是酒标上多了一道防伪,如果用一元硬币在上面刮擦会显示双沟字样,亲测有效,这里面的原理也就不深究了,主要是没什么可稀奇的。
酒精度是42%vol,净含量:485ml,又是一款不写香型的酒,不过双沟大曲是典型的浓香型白酒这点似乎也不是啥秘密。江淮派浓香型代表早已名声在外。
在古代,酒和诗词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,基本上文豪都喜欢豪饮,但双沟酒在现在依然有很多名人为其写诗泼墨这就很难得了,例如陈毅父子,叶圣陶、陆文夫、陈登科、茹志娟、绿原、邹荻帆等,可见双沟酒还是相当有魅力的。
开瓶倒酒,开瓶瞬间倒是能感到溢香,但也就是那么一点点,酒体清澈透明,挂杯比较明显,也不散。也看不到悬浮物,倒是都属于浓香型酒的特点,何况双沟大曲也正是如此。
闻酒香,香气明显犹豫但谈不上浓郁,有层次感,甜香的感觉有点扎堆,但不失和谐。整体感觉还是没有达到预期,毕竟有着深远的历史,还有现代文豪浓墨重彩的诗文加持,心里暗暗的感觉是否有些言过其实呢?
尝酒,第一口下去,还是惊艳到我了,味道上的芳香还真不是盖的,也领略了一把什么叫做层次感,不是特别甜,也不是特别绵,劲道适中。品咂之余舌头的感觉有点瑟,就好像舌头上多了一层保护膜一样。第二口下去舌头的感觉更加的明显,香味更浓,辣味更突出。口中的余味也慢慢不愿散去。身体的暖意也以胃为中心扩撒开来,来的比较快,也比较明显。
空杯留香,留香不叫不明显,没有多长时间味道就已经淡了很多,不仔细闻的话可能还以为是个洗过的空杯。这一点倒是挺出乎意料。
喝完有一会儿了,上脸的感觉是挺明显,也有点晕,用好听的词叫微醺。有点口干,但谈不上口渴,整体感觉挺舒服。
总体感觉,这是42%vol酒里面喝的很有感觉的一款,虽然历史悠久,溢美之词也通贯古今,但就这个光瓶酒来说,多少还是没法达到期待。
标签:
0 2023-05-09 1
对于假烟的概念,生活中其实并未有一个准确的定义,有的人认为买到和真实品牌不一致就是假烟,有的人认为来路不正的都是假烟。 事实上根据我国烟草法规,我国烟草质量监督检测机构在司法鉴定中将烟草鉴定...
查看详细
0 2023-05-09 1
身边总会有吸烟的人,有些烟民就招人喜欢,有些烟民,总会让人感觉不大舒服,甚至是看见就烦。其实,还是需要些吸烟的“小智慧”的,试试用用就知道了,你能发现这其中的“小智慧”了吗? 我们试着找找。...
查看详细
0 2023-05-09 1
现实生活中,吸烟者众多。不过,我们总能发现这样一种论调,似乎低收入者更喜欢吸烟。这个观点和论调成立吗?依笔者看来,这就是一种恶作剧式的主观臆断罢了。 我们是一个发展中国家,自然,低收入者占绝...
查看详细
0 2023-05-09 1
这个地区的酒 让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贵? 法国有块不大不小的地方,只占国土总面积百分之五左右,但上面却出产了世界上最昂贵的葡萄酒,排名靠前的那些酒甚至一瓶能买车,一箱能买房! 这块地方就是大名鼎鼎的...
查看详细
0 2023-05-09 1
正面商标纸印刷工艺差异对比:真烟商标纸采用压凸烫金工艺,中间天安门图案用手摸凹凸感明显,且天安门城墙上有细密的横线条;假烟采用高清扫描仿制印刷,中间天安门图案用手摸凹凸感不明显,且天安门城墙...
查看详细
0 2023-05-07 1
无法割舍的思乡情,敦促着回家的脚步。迎着降雪和冷空气入侵、千方百计买上一张回家的车票,漫漫长途挡不住返乡心迫,道路泥泞挡不住回家情切。即使是有了一张所在城市的身份证,过年,该回家还是要回家。...
查看详细
本文暂时没有评论,来添加一个吧(●'◡'●)